0371-67183131
zzsgsl@sina.com
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問題研究
發布時間:2019-11-30 文章來源: 作者: 辦公室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講話指出,“非公有制經濟要健康發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健康成長。希望廣大民營經濟人士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民營企業家要珍視自身的社會形象,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企業家精神,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笨倳浀闹v話高屋建瓴、深刻透徹地闡明了“兩個健康”的辨證關系和特性,同時也充分表明了對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寄予的殷切期望和要求。民營經濟人士作為民營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其健康成長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黨領導民營經濟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正是堅持把“兩個健康”有機統一起來,把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作為經濟領域統戰工作的重要任務,寓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于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之中,實現了“兩個健康”的相互促進;正是堅持貫徹“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把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首要任務,貫穿經濟領域統戰工作始終,在搞好服務中加強引導教育,在引導教育中加強團結,實現了“兩個健康”的相得益彰;正是堅持弘揚“愛國、敬業、誠信、守法、貢獻”的“優秀建設者精神”,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奮發圖強、銳意進取、明禮守信、依法經營、致富思源、服務社會,爭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實現了“兩個健康”的同步提升。

一、民營經濟人士基本情況

鄭州市民營經濟工作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的精心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努力促進“兩個健康”,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去年全市民營企業完成增加值7016億元,同比增長8.7%;累計完成稅收645億元,同比增長10.9%;民間投資完成5034億元;民營企業總數近15萬家,從業人員245萬人。民營企業提供了全市90%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崗位;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超過60%;民營經濟稅收占全市稅收總額的70%以上;民營企業占據了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的80%;80%以上的馳名商標、著名品牌由民營企業創造。

    (一)民營經濟人士的構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民營經濟人士的構成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構成大體如下:

1、土生土長的原生型企業家。以城鎮居民、農民為主,比例約占50%以上,人員素質正向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這部分民營經濟人士對當地情況了如指掌,還有一些大中專畢業生選擇了自主創業,獨立或聯合創辦了公司,加入了民營經濟隊伍的行列;2、企業改制后變換身份的企業家。在國企改制整合或兼并下馬過程中,一些端“鐵飯碗”的國企職工,買斷工齡后經商,或先打工后經商,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經過艱苦創業,成為了民營經濟人士隊伍中的一員,多集中在生產制造業、低端服務業領域;3、主動辭職下海的經商人員。一些人原本在國企或政府部門有著不錯的職位和待遇,但他們不愿安于現狀,政治嗅覺敏銳,主動辭職下海經商,大展宏圖。這部分人士大多集中在地產、商貿、法律金融等高端服務業領域;4、繼承父業的“富二代”。子承父業的“富二代”,構成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民營經濟人士隊伍中一支新生的重要力量。他們中間的一些人自幼隨父打拼,在商海里闖蕩,在父輩耳提面命的教誨和耐心呵護下,縮短了奮斗的路徑,早早成為了企業的主宰者。另有一些年輕的“富二代”,雖與父輩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和財富觀,但他們大部分都會在未來接手父輩的產業,現在的主要任務是留學深造,或嘗試經辦公司,增長閱歷,積累經驗,為未來成為企業的“掌舵人”充電;5、市外引進的高端人士。隨著自創區、自貿區、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區的優惠政策落地,我市引進了一大批高端人士,他們要么是某個行業的領導者,要么掌握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要么擁有雄厚的資本和市場開拓能力。

   (二)民營經濟人士思想動態和特點。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民營經濟人士隊伍的壯大,民營經濟人士的思想和特點也出現了新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思想活躍,與時俱進。他們普遍十分關注時事和政策的變化,90%以上的民營經濟人士堅持看電視、看報紙,注意從新聞報道、政策文件、領導講話中捕捉信息,用自己的智慧分析、加工、判斷經濟走勢,并善于借鑒成功人士的經驗教訓,以此作出自己的決策。10月10日,市青年企業家商會20余人赴深圳考察華為和騰訊兩家科技巨頭,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參加了“西湖大學發展分享會”。為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現場聆聽了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和多位知名科學家的精彩演講;2、求真務實,工作節奏快。在工作作風上,吃苦耐勞,堅定執著,潛心專注,節奏明快。如中牟縣凱雪冷鏈集團,新三板上市后,又抓緊和證券公司洽談主板上市工作。為了規范管理,遠赴日本學習5S管理技術;3、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大多數的民營經濟人士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他們能做到把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與自己的事業聯系起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民營經濟人士的主流。如10月23日舉行的慈善捐款日活動,捐款超過1000萬元的,都是民營企業家。但極少數民營經濟人士由于生活經歷、閱歷不同,導致其人生觀、價值觀的差異,往往對問題的看法、理解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徑庭。特別是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加速社會轉型的歷史進程中,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滲透,更多的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滲透到民營經濟領域,民營經濟人士面臨著理想和信念的考驗。有的民營經濟人士小富即安,有的把財富放在第一位,成為不折不扣的拜金主義者;更有甚者致國家法律于不顧,違法亂紀,鋃鐺入獄;4、思想要求進步,政治訴求強烈。隨著企業發展壯大,民營經濟人士普遍開始關注自己的社會地位,關心企業的合法權益,希望自己有相應的話語權,渴望得到相應的政治待遇。今年市縣兩級成立青年企業家商會,青年企業家踴躍報名參會就是很好的例證。

    二、影響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因素

民營經濟人士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系統的過程,既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又受到內部因素的制約,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一)影響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內部因素。

    在民營經濟人士的成長過程中,內部因素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其中職業動機,自我成長意識,能力素質,心理素質在內部因素因素中至關重要。

1、職業動機。動機是滿足需要而追求特定目標實現的意識,職業動機決定著民營經濟人士是否愿意從事企業活動,能否有激情的去創業去堅守,為事業而拼命奮斗,為夢想而執著追求。在職業動機中,職業意愿,職業理想,成就動機是關鍵因素。成就動機強的人理想抱負水平就高,往往愿意接受具有一定難度的挑戰性的任務,民營經濟人士是否具有強烈的成就動機,直接決定其是否具有自我提高的內在動力。

2、自我成長意識。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越強,就越能激發創造性,相反,自我意識越弱,就越缺乏主動,只能以被動適應而不是積極創造的方式來對待生活和生命,因此自我成長意識,在民營經濟人士的成長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了自我成長意識,民營經濟人士就不僅能分析自己所處的環境,把握自己與外部環境的關系,而且能夠把自我成長當做自己認識的對象和自覺實踐的對象,主動的關注自己的成長,正確的認識自我,客觀的評價自我,就會深入的了解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價值特點,深刻認識必備的職業素質。就會不斷的反思自己,逐步養成自省的習慣,客觀的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意識的加強學習和鍛煉,積極的參加實踐,不斷提升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3、能力素質。成功的企業家應具有三大能力素質特征,對不確定性環境的承受能力、捕捉機會的能力以及多學科知識的學習掌握運用能力,跨職能部門的工作能力。應該說,民營經濟人士的能力結構可以有不同的種類,所需要培養的能力也比較多,從成長的視角來看,以下四種能力非常重要:一是學習能力,知識和技術的迅速更新,要求民營經濟人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不斷提高學習能力。二是把握能力,當今時代,信息快速變化,既充滿機遇又面臨風險,尤其是市場信息瞬息萬變,充滿著不確定性,這就需要民營經濟人士學會分析形勢,把握機遇,應對風險,同時民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全面了解國家政策,深刻認識國情社情,準確判斷形勢,不斷提高把握能力,這是民營經濟人士所缺乏的,卻又是其成長所必須的。三是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是民營經濟人士成功的前提條件,而且是其成長的必備條件。較強的交往能力,能夠幫助民營經濟人士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擴大社會網絡關系,為其成長累積社會資本,并有利于妥善管理與企業內部以及外界的關系,搞好內外團結,為企業的發展和自身的成長創造和諧的環境。四是決策能力,決策能力,是企業家為維持企業生存所必被的,最起碼的能力。民營經濟人士作為企業的主要決策者,其決策能力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

4、心理素質。面對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創業之路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困難,民營經濟人士面臨著人們無法理解和未曾體會的壓力,需要吃得了別人吃不了的苦,受得了別人受不了的罪,扛得了別人扛不了的壓力。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于民營經濟人士激發勇于面對競爭,敢于承受失敗的勇氣,提高自我調節的能力,保持一種積極沉穩的心態,能夠采取正確的方法應對挫折,善于把壓力轉化為動力,以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生活,實現企業的科學發展和自身的健康成長。

(二)影響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外部環境。

1、人文環境。中國自古重農輕商,認為農“本”商“末”,民間更有“無商不奸”的說法。改革開放后,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步發生變化,國家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民營經濟人士隨之涌現。但是改革初期,一些人利用政策,投機取巧獲得財富,出現了所謂的“暴發戶”,讓很多人對民營經濟人士產生了錯誤看法。尤其是貧富差距的擴大、社會仇富心理的出現、富二代的負面影響,人們對民營經濟人士的認識也產生了偏差,容易以偏概全。事實上,民營經濟人士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自己的科研開發、經營管理、艱辛創業等獲得成功的,他們在為自己企業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理應得到社會的肯定認可和尊重。在調研中發現,一些政府官員在與民營經濟人士打交道過程中,依然高高在上,對民營企業反映的問題躲躲閃閃,不愿意正視和依法解決。

2、制度環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專門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正是這些政策,促進了社會對民營經濟的廣泛認可,增強了民營經濟人士的發展信心,也才有了民營經濟的成長。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法治經濟,企業家創業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賴于健全的法律體系保障,因此,健全的法律制度能促進民營經濟人士的健康成長,然而當前我國相關法律體系尚不健全,相應的企業家激勵、約束機制缺失,合適的政治制度安排也不完善,這些已成為阻礙民營經濟人士成長的因素之一。在調研中有企業家提出,為了環境攻堅,就是符合環保措施和條件的企業也得在關鍵時期暫時停產;有的企業按照合同規定建設政府工程,但在工程款撥付上卻存在重重障礙。

3、市場環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動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和民營經濟人士的迅速成長,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素的自由流動、完善著市場體系為推動企業發展、促進民營經濟人士成長提供了更大舞臺。但是,盡管我國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取得了長足進步,我國的市場經濟還存在不少問題,如市場秩序不規范、生產要素市場發育滯后、市場規則不統一、市場競爭不充分等,這些都不利于民營經濟人士的健康成長。有企業家反映,一些政府工程雖然表面上大家都可以平等參與,但在投標時卻又層層設檻。

4、家庭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處事之道、品德修養、行為規范以及家庭的關系、氣氛等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積極進取勇于創新、不怕失敗、敢于擔當的精神,必然會激勵孩子不斷進取,也會為培養出一個又一個優秀企業家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思考與建議

1、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文化氛圍主要指文化觀念、價值導向和思維方式等,既與政治經濟相關,又受傳統文化影響。當一種文化氛圍和所倡導的核心文化價值與民營經濟人士的冒險精神和創新意識等內在的精神需求相契合時,這種文化氛圍就能為其成長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并成為他們激發熱情、追求事業的內在推動力。一是鼓勵發展創新創業文化,廣泛宣傳創新強國、創業富民思想,逐步消除傳統文化重農輕商的消極影響,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創業、崇尚競爭、平等開放、積極進取的良好氛圍。倡導正確的財富觀,形成尊重認可愛護民營經濟人士的新風尚。二是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多方報道民營經濟人士的先進事跡、創業精神,加強正面宣傳,塑造其良好職業形象,引導人們正確認識民營經濟人士。

2、加強教育培訓,正確引領民營經濟人士價值觀。一方面,針對民營經濟人士發展特點研究教育培訓方向,有計劃有內容地進行教育引導,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民營經濟人士參加社會活動的全過程。定期舉辦專家學者解讀黨的方針政策大課堂活動,時刻保證他們的經營方向與國家的方針政策一致。二是培養民營經濟人士企業管理、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為他們開拓視野提供便利;三是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引導民營經濟人士依法經營。對存在的違法亂紀現象進行嚴厲的打擊。加強財富觀教育。要通過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促使民營經濟人士嚴格依法規范企業行為,在市場競爭中做合法、守法經營的帶頭人。

3、加強隊伍建設,探索研究民營經濟人士成長規律。一方面,積極探索研究民營經濟代表人士成長規律,完善綜合評價體系,形成民營經濟人士選拔、考核、培養、推薦的工作機制,加強分層次教育培訓和指導,促進民營經濟人士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進一步規范企業家副主席副會長輪值制度。另一方面,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工商聯等組織中都要吸納一定數量的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參加,提高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的政治地位,提供更多參政議政機會,暢通有序政治參與渠道,讓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在政治上有地位、在社會上有影響、在榮譽上有體現,鼓勵、支持、激發、調動民營經濟人士為國家、為社會多作貢獻。

4、完善市場經濟環境,激發民營經濟人士“雙創”干勁。一方面,要不斷完善市場經濟環境,凈化市場經濟生態,理順市場經濟秩序,還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本來面目。要通過制訂市場準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和市場交易規則等,對市場運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體規定,建立和完善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嚴厲打擊破壞市場規則的行為,加強對市場秩序的規范和管理。另一方面,要積極解決他們面臨的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如融資難、環保治理、轉型升級等。

5、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政商關系是一種客觀存在,無須回避,不能談關系色變,不談關系不管,關鍵在于“度”的把握。對政府來說,把“親”做實的要義在于切切實實提高政府效率,提高政府服務經濟建設的專業化能力,在經營環境、服務體系、溝通機制、對話途徑建設等方面多考慮民營企業的客觀困難與現實需求,切實減少民營企業的經營成本,逐步消除民營企業遇事“必須求人”的意識。規范機關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聯系縣區制度,適時出臺政商關系交往正負面清單。

6、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大力弘揚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精神,引導企業家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樹立崇高理想信念,自覺做愛國、誠信、守法的表率。大力弘揚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精神,引導企業家對標國際國內先進企業和優秀企業家。創造性地導入先進理念、先進模式、先進管理,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爭創一流企業、一流管理、一流產品、一流服務和一流企業文化。大力弘揚履行責任、敢于擔當、服務社會精神,引導企業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支持企業家積極投身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鼓勵企業家積極響應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倡議和國家戰略,塑造新時代民營經濟人士新形象。

上一篇 : 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助推我市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 : 商會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白丝洛丽塔自慰喷水免费观看